第241章 联合学校
目送小朗捧着香喷喷的烤鸭,欢天喜地地跑回灰狼部落的寄宿处后,沈雨桥没有忘记给师父的功德碗里添上新的、上好的香料。
随后,他拎着精心准备的、还冒着热气的烤鸭和煎饼果子,前往晏绯的办公室送晚饭。
推开门,只见晏绯正坐在桌前,一手撑着额头,另一只手有些烦躁地挠着他那一头本就略显凌乱的赤红色头发,眉头紧锁,盯着桌上摊开的一份报告。
“怎么了?遇到什么难题了?”沈雨桥放下食盒,关切地凑过去。
晏绯将报告往他面前推了推,叹了口气:“是好事,也是麻烦事。”
“最近又有部落,看到我们赤狐学堂办得好,强烈要求把他们族里的适龄幼崽也送过来上学。”
“可问题在于,这些部落的兽人种类、生活习惯、甚至语言基础都差异很大。有的像灰狼、猛犸象,体型大、力量强,但精细动作和识字基础弱;有的像河狸、浣熊,手巧聪明,但体力耐力不足;还有的像飞鼠、蜂鸟,体型小巧,需要特殊的活动空间……”
“如果还像以前那样,单纯按年龄平均分班,把不同种族、不同基础的孩子硬塞在一起,教学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,甚至可能引发矛盾。”
沈雨桥仔细听着,低头思考片刻,他抬起头,语气坚定地说:
“既然旧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情况,那我们就大胆改革!”
“我提议——”
“第一,学校重新选址!选择一片更开阔、靠近水源、能容纳更多功能建筑的区域,建设一个全新的、规模更大的‘北方联盟联合学堂’。”
“第二,对所有申请入学的幼崽进行‘造册登记’,详细记录他们的种族、年龄、现有知识水平、特长与短板。”
“第三,根据登记信息,进行‘科学分班’。可以按年龄分大班,但在大班内,再根据种族特点和学习基础,分成不同的小组,甚至开设不同的侧重课程!比如设立‘体能强化班’、‘精细技巧班’、‘文化基础班’等,因材施教。”
晏绯听完,紧锁的眉头顿时舒展开来,他立刻采纳了这个方案,并亲自将详细的计划整理成报告,准备提交给长老会审议。
在报告的末尾,晏绯郑重地写上了提议者的名字——沈雨桥。
他深知,对于沈雨桥这样有能力、有抱负的伴侣而言,比起任何甜言蜜语或物质奖励,“爱他,就要给他施展才华的舞台和与之匹配的实权”。
让沈雨桥的名字与这项惠及整个联盟未来的教育事业紧密相连,就是对他最大的认可与支持。
方案很快在长老会获得全票通过。
从规划设计到破土动工,赤狐部落展现出了惊人的效率!
在沈雨桥的指导下,一座崭新的、功能齐全的“北方联盟联合学堂”很快就在部落外围的平原上拔地而起。
它拥有多间宽敞明亮的石砌教室、专门的手工坊、开阔的体能训练场,甚至还有一个小型的图书馆和医疗室。
开学登记日那天,学堂门口人声鼎沸。
来自不同部落的父兽、亲兽们,牵着自家幼崽的手,排着长队等待登记。
他们脸上带着期盼、骄傲与不舍,絮絮叨叨地叮嘱着孩子:
“到了新学堂要听祭司和老师的话!”
“和别族的小伙伴要好好相处,不许打架!”
“认真学本事,将来为部落争光!”
“过几天就来看你!”
看着眼前这似曾相识的、充满希望与温情的送学场景,听着那熟悉的、饱含父母关切的叮咛声,沈雨桥静静地站在学堂门口,忽然感觉脸上有些发热。
他伸手一摸,指尖触到了一片湿润——不知何时,眼泪已经悄无声息地流了下来。
这氛围……太像了。
太像地球上,每年九月开学时,那些普通小学、中学门口的景象了。
家长们殷切的期望,孩子们对新环境的憧憬与忐忑……一切都那么相似。
然而,这涌上心头的,并非思乡之情。
沈雨桥很清楚,自己并不想回到地球。因为在地球上,他从来没有过“家”。
他就像一颗被错误投放到那里的种子,在钢筋水泥的缝隙中孤独地流浪、挣扎求生,那段经历充满了困顿与疏离感。
他本就不属于那里。
此刻,他流泪,是因为一种复杂的“感慨”。
心里堵堵的,鼻子酸酸的。
他为自己能在这个曾经陌生的世界,亲手建立起如此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景象而感动;也为这场景,不经意间触动了他内心深处某个关于“正常童年”、“家庭温暖”的、遥远而模糊的渴望而心酸。
恍惚间,他仿佛又看到了很久很久以前,在那个他已经快要遗忘的地球上的破旧小学门口。
师父玄明子,那时还是活生生的人,也是这样抱着新缝的被子、拎着书包,牵着他的小手,一遍遍地叮嘱他“在学校要乖,要认真听课”,然后目送着他小小的身影走进校门……
物是人非,时空流转。
如今,他成了那个在校门口迎接孩子、承载期望的人;而师父,则化作了无形的守护灵,依旧默默陪伴在他身边。
泪水模糊了视线,但沈雨桥的嘴角却微微上扬。他深吸一口气,擦干眼泪,挺直了脊背,脸上露出了温暖而坚定的笑容,迎向了那些充满希望的新生和家长。
这里,就是他的家;这项事业,就是他存在的意义。
但,熙熙攘攘的学堂门口,除了各种毛茸茸的小崽子们和他们的家长,还出现了一个让沈雨桥意想不到的高大身影——
猛犸象部落的少东家,云崖,竟然也排在了队伍里!
他那鹤立鸡群的体型,想不引人注目都难!
沈雨桥惊讶地迎了上去:“云崖?你怎么来了?”
云崖见到沈雨桥,优雅地抱拳行礼,然后抑扬顿挫的回答道:
“沈祭司安好。崖今日前来,乃为入学。” (翻译:沈祭司好,我今天来,是为了上学。)
沈雨桥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:“咳咳……你?入学?你都二十多岁了吧?这学堂收的是十到十五岁的幼崽!”
云崖不慌不忙,从宽大的袖袍中取出一张精心保存的宣传单,指着上面一行醒目的标语,义正词严道:
“非也,非也。祭司大人请看,此招生简章之上,明明白白写着——‘学海无涯,学无止境’!此八字真言,深得吾心!既言‘无涯’、‘无止’,又何来年龄之限?崖心向学,特来投奔,还望祭司成全!”
(翻译:不对不对。祭司您看,这招生简章上明明写着“学海无涯,学无止境”!这八个字深得我心!既然说学习没有边际、没有尽头,又哪来年龄限制?我一心向学,特地来报名,希望祭司成全!)
沈雨桥:“……” 他竟无言以对!自己当初为了显得有文化写上去的标语,居然被这家伙拿来当令箭了!
“可是……”沈雨桥试图从实际出发劝阻,“学堂的寝室都是按小崽子们的体型设计的,你这么大个头,恐怕住不下啊……”
云崖微微一笑,又从袖中掏出四张盖着赤狐部落财务印章的票据,从容道:
“祭司无需担忧。崖已缴纳四倍宿管费用,赁下东厢丙字号独院一间,足以栖身。”
(翻译:祭司不用担心。我已经交了四倍的住宿费,租下了东厢丙字号独院一间,足够我住了。)
沈雨桥:“……” 好吧,有钱任性。
其实,云崖这次“屈尊”来上学,目标非常明确——他就是冲着沈雨桥开设的“文学兴趣班”来的!
这个兴趣班,是沈雨桥为了潜移默化地塑造孩子们的三观、传播一些基本的道德观念和思维方式而特意设立的,课程内容比较轻松,主要以讲故事、赏析优美词句为主。
而那份宣传单上,关于文学课的介绍确实被挤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,只有寥寥几句,还引用了《送东阳马生序》和《孙权劝学》里的名句,旨在说明学习的重要性与乐趣。
没想到,这偏偏就精准地戳中了云崖这位古风爱好者的痒处!
更让沈雨桥没想到的是,云崖这家伙居然有备而来!
他不仅来当学生,还顺便把“狩猎与野外方位辨识”课的教师资格证也给考了!
于是,在不上文学课的时候,云崖就会化身“云老师”,给孩子们传授他丰富的野外生存经验。
但他最主要的目的,还是雷打不动地等着上沈雨桥那节每周只有两次的文学课!每次上课,他都坐在教室最后一排,听得比谁都认真,笔记做得比谁都详细!
这可苦了沈老师!每天面对着云崖那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,沈雨桥都感觉压力山大!
他自己肚子里那点文言文墨水,多半是靠当年死记硬背和穿越后临时抱佛脚,跟云崖这种能随口蹦出骈四俪六的“真·古文爱好者”比起来,简直是班门弄斧!
为了备好课,沈雨桥每天晚上都得拼命回忆、查漏补缺,内心疯狂呐喊:“哪位诗人要是也在这个世界有同位体,赶紧被世界意志送过来吧!我需要外援!我需要真正的文豪来镇场子啊!”
尤其是李白!沈雨桥简直要每天给李白磕一个。
幸亏李白的诗既有意境有文采,又朗朗上口好背好讲。
而云崖,每次听完李白的诗,都会摇头晃脑,击节赞叹:“妙哉!太白仙才,豪气干云,真乃吾辈楷模!沈师讲解,更是深入浅出,发人深省!”
那崇拜的眼神,简直让沈雨桥又骄傲又心虚。